
你的诗句呢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这样子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John Keating在影片《春风化雨》中语重心长地告诉那些年轻人。
年轻的时候,激情万丈,及至了三毛的书,就为那“活过、爱过、写过…… ”的人生追求赞叹不已,所以总想到处去流浪,总是坚决付出关爱,总盼望能写下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分享。
及至后来发现了人生正道是沧桑,认识到爱是责任,明白了生存比高雅的文字更让人神伤,才知道活着往往意味放弃自由,爱往往一为是伤害或被伤害,而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变得现实的过程。
年轻时曾躺在青草上喝着啤酒恋过诗歌,后来品着普洱看散文,再后来喝着凉开水读小说。文字越长,感动越少。当有一天我不自觉地回复一年轻学子“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突然惊觉,原来自己早已过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境。这也就是所谓“老了”吧。
及至某一午后,收拾书架,翻开学生时代尝试的涂鸦,竟然让人肃然起敬,突然也会觉得自己竟然那么渺小,竟然无能坚持梦想,同样地随波逐流起来,而这曾经是为自己所看低的行为啊!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是真的。
人生短暂,但也显得漫长,尤其是当人们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的时候。当一个人摆弄着一些可以向他人炫耀的东西:头衔、别墅、汽车、品牌服装、交往圈子,他是希望借此能打破那平静的绝望么?
又想起电影里面John让那些学生们去看前校友照片时所说的那段话:
“因为信不信由你,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我要你们向前到这儿来,细细玩味过去的面孔,你们经过这儿无数次,但从未真正看过他们,和你的差异并不大,对吧?同样的发型,和你们一样精力旺盛,和你们一样不可一世,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认为注定要成就大事,和大多数的你们一样,他们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和你们一样。他们是否虚度时光,到最后一无所成?因为各位所见到的……这些男孩现在都已化为尘土了,如果你们仔细倾听,便能听见他们在低声耳语,附耳过去,仔细听,听见了?CARPE…听见了吗?CARPE… CARPE DIEM 抓住今天,孩子们,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还好,我仍然有今天,还可以继续读诗写诗,还可以为我未来的生命负责。的确,我以前曾经写过的,是真正地写,用笔,在洁白的纸张上,一笔一画,是泼洒出来,或者雕刻出来,甚至会在文字边勾勒一些图画,甚至还有泪水浸过方块字的痕迹。虽然那时只是写给自己看,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有读者,最多抄给好友分享一下。
生活还要继续,关爱总是让人温暖,而我们总是要写下点什么的,不管是用笔,键盘或者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诗人,在短暂的时空里,用生命去塑造一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