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几年的烂桃?

你吃了几年的烂桃?

《西游记》第二回,讲美猴王求道的故事。话说那美猴王自从离开花果山,经过近十年的游历,最终遇到了菩提祖师并且被接纳入门,还获得了自己的名字,唤曰孙悟空。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这悟空进入师门后,并没有马上就开始学大道。而是打杂,且一打就打了七年,其间也与大师兄们了解了一些粗浅的道理。想当初在花果山作王作大,何其快活,而今却要放低了身段,作那服侍人的活计,这其间不能说没有落差!

美猴王是天地日月精华孕育的,他有理由变成“空中男人”。他作了那花果山之王后,开始了自大的上升。

其实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一个时期,他们幻想着和一些高高在上的看不见的人交往。正如心理学家荣格定义的:PUER AETERNUS(永恒的男孩)和PUELLA AETERNA(永恒的女孩)。

这些空中的人们,是让人眩晕的精灵,从来都不会老老实实呆在他们的躯体里,他们对突如其来的放弃很敏感,他们接收不了任何限制,他们总是对人类的某些与生俱来的品质感到厌烦,并与之作对。

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小王子》的作者,借这个故事表明了他渴望有朝一日能飞到另外的一个星球去过纯洁完美的生活,不幸的是,他的“小王子”在这个星球(地球)上被一条蛇咬死了!

在格林童话中,有个故事《铁人约翰》,讲到一个男孩(其实是王子)离开了父母,被“野人”带到了森林,并且连头发变成了金色的。后来“野人”对他说:“现在你对金子已经认识了很多,但你还不知道下落的滋味”!之后,那男孩到了一个城堡帮厨,在厨房里面挑水,劈柴和拣煤渣!

这的确是一个下落的过程。只有当一个人从上升之后体会到了下落,他才会真正成熟!

不管有没有意识,一种新近抵达的卑贱就是下落的标志。卑贱与水和心灵有关,就像高贵总是和精神相连一样。“水往低处流”,卑贱尤其会发生在那些开始总是地位高贵,鸿运当头,高高在上的人们。(不下落,怎么能知道在低处的人们的生活艰辛?唯有下落,才会有了心的产生,于是学会了同情,学会了替他人着想。。。),

不管如何,人总要面对下落。如何对待下落,如何走出这个阶段,决定了是否成为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并且是否能最终走上领导之路。

当一个人进入这个过程的时候,他会把这种下落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他会为灰烬而增强自己的忍耐力;他会像蛇一样吃灰尘;为了适应可怕的洞察力,他会强健自己的胃口;他会增强自己的能力以便咀嚼历史的邪恶事实;他会接受七年之久的地下劳动;他会穿过田鼠的洞穴,随意离开谷仓;他会咀嚼煤渣;他将学会发抖;他会遵循哪位深处地下的老鼹鼠的声音。

记得还看过一台中央台内部晚会,里面有一句台词: 干部都从群众来,NewBie 要靠熬出来!

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是作为“干部”派遣到某单位的。那时候彷佛是第21级的干部!我本人起初是到了一个国营大企业,简单三天的领导讲话后,所有的大学生直接下车间。我清楚地记得我在车间呆了好几个月。与工人大哥大姐们,一起战斗在第一线,深刻体会了他们的工作环境,而且自己也的确接收了“改造”,身上的书生气,小资气,高傲气都被磨去。 我还是很早就荣升到科室的了,我们那年一起进入的大学生,很多在车间一干就是3-5年,当然最后都逐渐提为正式的管理干部。 我即使到了科室,也是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扫地,打水(那时候可没有流行纯净水),擦桌椅。。。(直到有新人进入,呵呵。。。)

很多人认为做了管理者,大小是个领导,彷佛就出头了。但其实初做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和领导技能,有好长一段时间,是痛苦而又迷茫的。

前几天与一朋友聊天,作为一家大型外企管理人员的她,不无感慨的说:“在一个工作了好几年的组织中,被提拔成领导,不是发现自己头上的光环,还是发现自己曾经以为有的光环突然没有了,亲密的同事疏远了,甚至针锋相对了,原来对自己爱护有加的上司,也彷佛突然变脸了,个中滋味自己知道,自己走过来,的确在心理上是一个挑战。”

其实,当一个人第一次被提升为管理者的时候,他往往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以前看到过别人做管理,也仅仅是看到表面的现象。即使学习过一些管理知识,或者参加过一些所谓“梯队”管理骨干培训课程,但真到实际工作中,也很难一下子灵活运用。所以,这段时间是一个苦闷的下落。

峻茂教育甚至专门开发了一个《新任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升》课程,就是专门帮助这些新任领导者如何处理与人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领导,这种下落均有一定的益处。能耐能耐,有时候还真的是看是否能耐得!

孙悟空,的确是能耐的。他还随时准备着,可以接近他所寻的道。当某日那祖师开坛讲道时……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当我们在下落的过程中独自摸索的时候,肯定积累了很多问题或困惑,那些困扰我们的东西,肯定经常出现在我们脑海。于是,一旦有朝一日听到可以解决问题的道,那肯定是又手舞又足蹈了!

毕竟,对于悟空,这七年的桃子,可不是白吃的!

这正是:

本是那天地养育的灵性
 幻人形长于红尘
 自小缺了父母的教诲
 整日游荡在山川任他暮晨

 也曾追逐过鸟儿
 研究他们的翅膀如何扇腾
 也曾跳跃于树丫
 思考阳光为何照耀沙尘

 偶然寻得一处安生
 也有伙伴前来奉承
 却感于天地之窒息
 无聊得唯剩理想前程

 决然走出山川
 又体会大海的绝情
 舵,锚,桨
 还有落水时的惨形

 纵是靠岸遇仙
 却免不得辗转厨厩
 山后烂桃花开七载花落七季
 见证我问道的虔诚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